简历篇
这问题被问太多次orz整理一篇文出来,大家自己看。做设计这行的,作品集丢出来就知道实力在哪里,字太多其实没人要看,图大张才是重点。网络上的教学就那些,临摹、抄袭、盗用什么的一看就知道,不要以为能蒙混得过去。真蒙得了也不过说明主管实力就这样,在他手下做事不见得比较爽。
作品集内容
封面、个人简介、技能、作品、封底。主要就这几样。什么自传、星座血型身高体重、家境小康排行老三这种不要塞进去填充版面。
个人简介
和工作无关的就不要放!除非你爸是李刚不然放爸妈职业做什么?母亲是家管=中餐便当自带不会跟公司吵要员工餐?虽说个资外流严重,多少也保护一下自己吧,非必要的个资就别填了,面个试要身份证字号做什么?等真的被录取了再来补完都不迟啊。
总要让公司找到你
姓名、联络信箱、联络电话、个人网站、(照片)(住家地址不用了,我住哪跟我的工作能力有什么关系?)
求学经历
研究所、大学、社团。(学历只对找第一份工作有用,如果社团玩的很有心得也可以写上去。)
之前任职的公司
公司名称、职称。(之前待在知名公司绝对有加分效果,职称可让人知道你之前负责什么工作,对技能有点底。)
得奖纪录
校内比赛就不要放了,起码放个全国级的。什么大胃王或选美冠军也别放了,虽然找工作就是来找饭票的没错…
技能
基本上作品集丢出来就知道应征者会哪些东西了,如果你是新鲜人在第一份工作的话,前往中小企业录取率会比较高,把技能值设计成可视化信息图表会加不少分。(没办法,很多时候根本是跨部门的主管在面试新人,只好用这种方式找工作,先求有再求好。)
作品
这部份要对应你想面试的职务内容更动。面试网页设计师总不能全部都放满icon设计、找视觉设计的工作也不能都放 Wireframe 和 Flow。大约 70% 作品和该职务相关、30% 表示「这些领域你也会」,小公司需要各方面都会一点的人才,作品集这样分配会让面试官觉得找你进来可以做很多事,增加录取率。
封面封底
封面比较重要,毕竟是门面,最好让人一眼就印象深刻。封底就随便啦…全白也无所谓,打个 Copyright 2014 之类就解决。
印纸本
印纸本作品集是为了纪念、带去面试时方便面试官翻阅,最多印个3本也就够了。如果有iPad或笔记本电脑甚至不用印,重要的是作品集里的内容。大约含封面封底简介压在20页以内就够了,挑精华的出来,厚厚的一本反而容易被挑毛病。
电子文件
PPT 或 PDF 都可以,我个人是用 Keynote 。无论用什么软件制作电子文件,记得要输出一份 PDF 以防面试官对你有兴趣跟你讨的时候可以快速交件。不要交一整迭的 JPG 或压缩文件。通常信箱有附件文件大小限制,事前就要先测过,不然就干脆上传到 Dropbox 或 Google Drive,把连结存好备用。
情况不同
接触大陆那边的学生才知道为什么他们习惯用一张很长的JPG当简历+作品集,对岸的竞争太激烈,HR 根本不会去下载 PDF 或点网址去看。20 页的作品集被压缩成一张图,在顺序编排上就要用点心机。
・70% 重点作品 << 3个以内,图越大越清楚越好。・20% 技能 << 通常在看简历时脑袋是空的,有写这部份可以提醒 HR 。・5% 得奖纪录 << 别人没有、可是你有啊,差别就拉出来了。・5% 个人资料 << 姓名、mail 就够了,照片可以免放,除非对自己长相很有自信。非名校出身或海归也不用放学经历了。
字越少越好!除了必要的标题、副标外,多余的字会吃掉放作品的空间。那么多的简历、一张大约只有3秒钟的机会,不会有人去看字的!对你有兴趣的人才会好好浏览整张简历图、并在图上找要怎么联络你。所以作品要放最上面最容易被看到的地方、好吸引 HR 继续看下去啊!
禁忌
很不幸我有遇到应征者做出这样的作品集,先别提实力,最基本的道德这关就过不了。
拿 Dribbble 上的高手作品压上自己的水印。
拿免费 UI PSD 改个字换个色就说是自己做的。
作品集里各个作品程度参差不齐非常明显,就算找进来面谈一问也会漏馅,不要以为骗得了人,只会把自己名声搞臭而已。
面试篇
@Akane_Lee :这篇文章我想聊聊面试人的心得。当我必须要面试新人的时候,肯定代表我在某方面会比应试者有经验。面试的过程中会以「问倒应试者」为优先考虑,只有问到应试者答不出来的问题才能知道他的实力在哪里。(希望本文不会变成搬砖砸自己脚)
作品集
其实光看作品集也就知道对方技术水平到哪,八九不离十,就算是抄袭也大多知道素材出自哪几个网站,不要以为拿个什么素材改一改就可以蒙混过去。
来面试之前就会先看过作品集,觉得程度够才会找人来面谈,所以有机会获得面试通知的在技术上都不是问题,面谈想了解的是这个「人」的本身,像工作态度、临场反应、危机处理、对不对盘之类。问的问题大多出自作品集,比如动机、过程、学习到什么之类。
「你最喜欢哪个作品?」
「为什么喜欢?」
「制作过程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怎么解决?」
学经历
大学毕业还是研究所毕业我问的问题会不一样,硕博士我会特别询问研究方法这块,不然研究所毕和大学毕,最大的差别在哪?不就是学会了怎么研究一件事物、了解研究方法吗?
「你的论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写论文的时候遇到最棘手的困难是什么?」
「你怎么解决?」
「对于你的论文、你最自豪的部份是什么?」
即使是非本科的硕博士我一样会问这些问题,论文内容是什么根本不重要,目的在于经过这些地狱似的磨练,应试者有什么样的体悟、对于困境的态度、思考方式、逻辑等等。
偏见
偏见人人有,我也不例外。面试过一些人的感觉,我对交大的学生特有好感,对天大地大和国际求救电话号码的这两间学校学生有点怕怕。(没看过 Guideline 真的不要自称 UI/UX 设计师…)
不懂不要装懂,刚毕业的新人哪来自信自己什么都会?有自信很好,拜托不要想在面试时强压过面试人员(你真的想要这份工作吗?),先撇开面试人员是不是草包这问题,态度这么差谁想录取这种人进来折磨自己啊?
问到倒为止
面试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应试者的实力,实力在哪会透过不停问问题,问到答不出来为止。就和写考卷一样,这张考卷如果人人100分就没有鉴别度可言了。
我超爱问「请问你有看过 Guideline 吗?有什么心得?」这问题,因为太多人答不出来了。问完 iOS 我还可以问 Android、问 Win、问 Smart TV,就是要问到倒为止。
不是故意刁难,而是要看应试者遇到自己不懂的部份会怎么反应。不懂装懂绝对是大忌,我会觉得这家伙在工作上遇到无法处理的部份时会隐瞒起来,等到炸坑的那一天大家才会知道状况不妙还得帮着补洞。这种队友根本是敌方派来卧底的吧 = =#
被问倒了千万不要随便找话搪塞过去。「XXXX 我不熟但听说过,应该很简单。」这话出口几乎就是慢走不送。把 XXXX 代入成 User Experience、GUI、Javascript…等等,然后就会对这种回答翻白眼了。改成「XXXX 我不熟但听说过,这部份有兴趣,只是之前没机会接触。」这种说法会好听得多,至少不会印象分数大打折。
期待面试人员的表现
对刚毕业的新鲜人来说,本来就不会对能力太过期待,学校教的基本和业界脱节,进了公司还是要从头学起。比起能力、我更看重态度。不懂可以慢慢学、态度太差连教都不想教。
如果你能对自己的作品侃侃而谈,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临场反应佳,知道自己的程度和实力水平以及未来目标。对面试印象而言绝对大加分。只是这样的人真的很少…
被问倒绝对不是你没希望了
把它当成是一种压力测试吧。从面试人员问的问题中你也可以反推出自己未来主管或上级的实力,甚至可以反问对方的想法来推断要不要在这里工作。别把面试当成是考试,用轻松闲聊的态度去沟通更容易获得好印象(轻松可、轻浮是大忌)。就算这个职务不适合你、也交到一位朋友拓展人脉。当年我虽然没有获得那份工作,却就因此认识一位很厉害的设计师呢。
另一种想法
通常能位居上位的人不太会是草包,就算是你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高手就别光只是让他发问吧,这可是极难得的一对一闲聊机会呢!趁机讨教、就算没录取也多了一次宝贵的经验。给面试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就算这职务不适合你、也有可能他会帮忙介绍去其他公司。(我有这样的经验。)
找工作篇
@大宝–dabao ( 腾讯 高级视觉设计师 ):如果大学学的就是设计专业的话,大部分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同感,入学的时候班级里女生居多,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从事着和设计不相关的行业,能够坚持做设计专业的同学里女孩子却少之又少,在学校里树立了几年的职业理想可能在一毕业就被现实给打败了。
做设计这行不可能都有名校背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毕业前进入名企实习毕业后顺利转正,大部分有幸实习的同学也应该知道,能最后转正几乎微乎其微,尤其在外企。
国内普通高校上千所,开设各类设计方向的大学也有百余所,抛去几大美院,再抛去一些名校里开设的设计专业,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享受到学校给自己带来的光环,有人说,在刚毕业的时候看到大部分的名企在用人要求那里都会写例如3到5年工作经验,英文流利,本科以上学历,名校背景优先等等的要求,任何一条都和自己目前的状况有很大的距离,其实我想说,撬开这些大企业的门并非是这些硬性的要求,一些基础准备做足了,机会自然就来了。
一、熟悉你要入的行业
当你进入设计这个圈子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是非科班出身,有的是学画出身,有的是摄影类出身,还有一些呢,可能是新闻媒体类或是跟设计真是毫无关系的专业,他们也许误打误撞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在求职之初起码关注这个行业多过一些所谓学设计的科班学生。
熟悉这个行业,起码要知道你要选择的行业里的一些大牛公司,如果是单纯的设计公司,起码要随口说出几个国内一线的公司名字吧,这个行业的几个大师级的人还有就是哪几个赛事是这个行业比较认可的。
二、有几幅学生时代的代表作
如果你是科班出身还认定了要做一线公司的设计师,起码要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开始准备代表作了,这个代表作可以是你即将创作的毕业作品,也可是在校期间参加的全国或是华人学院级的比赛作品,获奖最好,没获奖也无妨,能花钱参加比赛的作品起码好过平时的作业作品。如果是非科班出身学美术相关专业的同学可能没有那么多作品,那么最基础的是要学会要用到的相关软件,没有相对应的作品也没关系,把手绘的功力展现出来,做一些原型创作或是在简历上展现出起码多过设计师几倍的手绘功力,也许会在大佬或是HR浏览简历的时候让他们眼前一亮。
三、找到自己的职业偶像,社交媒体中尽可能多的关注他们
让自己的职业偶像来影响自己想必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多的关注他们,他们的个人或公司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或是官网等等,在这里了解他们的动态,他们的喜好和推荐的书目或是文章,做到知己知彼,没有人会对自己的”粉丝”做过多的防备。尽可能多的与他们互动,虽然他们是你眼中的偶像,但是不会像娱乐圈中的明星那样有百万千万级的粉丝,更多时候,他们的身份是行业里的”专家”,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互动,自己完全可以参与进去,或是常常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要是一问一答多了,没准儿就成为了朋友,和别人海投简历比,你不知多了多少倍的优势。
想当年自己也是摸清楚了广州广告圈一线公司和大佬,真的有一天我曾经视为偶像的大佬面试了自己,也许是自己够诚恳,在面试后就得到了他给与的机会。
四、”创作”自己的简历
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设计师,他的工作都离不开”创作”,在开始创作之路之前,简历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如果你是资深级的设计师,可以用作品来说话,但是作为初级设计师,认真创作好这幅作品比什么都重要,简历细节的考究,文字的拿捏和一些必要信息的可视性都是你潜在面试官最关注的地方,我曾经和自己带过的实习生说过,简历的内容要一句句改,改到每一个标点都能说清楚存在的意义,甚至发邮件也不能群发,一定要一个个发,想象下收到简历的面试官看到了他是再你群发的几十个人里的其中之一,简历内容还写着”对您的职位感兴趣,十分希望的得到您的回复之类的话题”心情能好么。如果恰巧你还是做用户体验设计的话….那可能第一轮就会被PASS掉了。不管你信不信,我就是这么关注求职者的这些细节。
五、在活跃度高的专业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作品或观点
在毕业前或是刚出道,找到这个领域里活跃度高的网站,创作一些作品,一是可以作为自己作品的积累,也可以作为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就像现在的中国好声音,如果你的作品够出众,导师也会成为你的粉丝,机会就是这样自己挣过来的。
如国内的优设、站酷、ui中国,国外的dribbble、behance等等。利用好的话甚至豆瓣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
六、和猎头打交道
相比前几个主动的方法,这一条相对”被动”一些,因为初入职场很少会接触到猎头,甚至有一些人和我刚入职场一样,不知道猎头究竟是做什么的,想要和猎头打上交道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认识一些资深人士,这些人不一定是在特别牛逼的一线公司,但是最好是在你即将工作的这个领域里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在设计这个圈子混迹几年后手上多少都有一些猎头的资源,虽然作为新人的你没有那么”值钱”,但是他们也不排斥在给大公司推荐人才时把你附送过去做一个顺水人情。尽可能多的在网上,自己学校里的学长,甚至一些设计QQ群上结交一些资深人士(包括我哈)。他们可能和你素不相识,当身边有猎头希望推荐人的时候,想到的可能就是你。
一个人可以真的做到热爱这个行业,那方法真么不是那么重要,自己总会有办法,这个互联网时代,最不缺少的就是信息的传播平台,如何做好自己的展示,如何在这个圈子里挖掘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现在变的越来越容易。
回到初衷,关键还是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浮躁不能抵御懒惰、贪婪和诱惑。重复前几篇我一直重复的内容,大家抛开浮躁,大可沉下心来想想自己最缺少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去补充就好了。也可以抛开话题,我们一起聊聊。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程序喵 » 年后跳槽,我只能帮你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