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圣经

1、第一天

上帝看到人类发明了计算机,但一直在用汇编语言艰难地写程序,很是伤心,就把编译器的秘密告诉了约翰·巴科斯,让他带领大家写出了编译器,从此人类可以用高级语言写程序,然后编译成机器语言去运行了。

上帝还教会了人类使用顺序、循环、分支这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来编写程序。

人类很高兴,写的代码越来越长。

2、第二天

但是人类经常写下臭长臭长的代码,然后把代码Copy得到处都是。

上帝说:“要有函数!你们可以用函数把长长的代码封装起来,这样就写一次,就可以到处调用了。”

人类又发现有些函数的参数太长, 记不住,调用层次深的时候让人抓狂:

上帝告诉Dennis Ritchie:“找个数据结构把参数组织起来,以后就传递这个数据结构!”

上帝教导人类:程序 = 数据结构+算法

人类看到清爽的代码,觉得很舒服。

3、第三天

有人写了一个程序,用一个数据结构和函数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栈。

上帝看到了,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个数据结构对外完全是不设防啊,不但自己的算法push,pop,top等可以操作,使用这个Stack的客户也可以操作elements这样的内部数据结构,可以获取任意元素的值,而不仅仅是通过push,pop来操作。依照人类的本性,还不搞得天下大乱?  不好不好。”

上帝说:“要有Object!

上帝把Alan Kay叫来,告诉他:要把数据和操作给结合起来,形成Objec,以后Object的属性数据不允许直接访问,只能通过这个Object的函数来操作。

人类觉得Object大法好,创建了很多Object出来,让他们互相调用。

4、第四天

上帝发现很多Object的方法都是相同的,他们被重复地放在一个个对象当中,太浪费了。

上帝说:“要有Class!把这些重复的方法代码从对象中剥离出来,放到一个公共的Class中! ”

人类问:“那我们怎么把这些Object给创建起来?并且让Object 和 Class关联?”

上帝说:“可以用new 这个关键字: Stack object1 = new Stack(); ”

Stack类的函数定义只有一份,但是Stack类生成的Object有很多份。

人类在写push()函数,pop()函数的时候,要操作Object的数据, 到底操作的是哪一个Object?

上帝说:“ 要有this !

每次调用函数的时候,可以把要操作的Object作为一个隐藏的参数传递进去。例如void push(int data),真正在调用的时候是这样的:void push(Stack this, int data)。

有个叫Guido的说:“我能不能把this改成 self ? ”

上帝说:“随你喽!”

还有人说:“这不又回到我们原始的状态去了吗?  void push(Stack *s,int data)”

上帝告诫说:“虽然本质相同,但是表达形式不同,之前你在语法层面必须传递一个Stack 对象到函数,现在在语法层面不用加了。我会在编译后的代码,或者运行时自动给你们加上。”

Guido说:“我还是喜欢把self加到方法上!”

上帝没有说话,应该是默认了。

5、第五天

人类创建了很多很多的Class,上帝发现有些Class包含了类似的功能,还是有重复代码。

上帝说:“要有继承!把那些类似的、重复代码放到父类当中去,这样子类就可以直接使用,不用重新再写一遍了。”

上帝又说:“要有多态!就是对同一个接口,使用不同的实例而执行不同操作。”

Person p = new Employee();
p.funcB()  // 执行Employee类的funcB()方法,而不是Person类的funcB()方法

人类看到继承的好处,开始疯狂使用。

支持单继承和支持多继承的两派人还发起了多次战争。

上帝非常担心,他告诫人类:“继承其实是破坏了封装性,父类的很多细节对子类都是可见的,父类的变化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子类。”

人类不知道怎么办。

“你们要记住一条: 优先使用组合而不是继承。” 看到人类并不太懂,上帝叫来了Freeman , 告诉他一个“鸭子游戏”的例子,后来Freeman把这个例子写到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做《Head First 设计模式》。

“还有一条,” 上帝补充到,“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实现编程。”

人类还是不懂,上帝叫来了Eric Gamma ,告诉他在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中要注意的23种通用模式, 让他和另外三个人写了一本书《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但是大家都说看不懂。

5、第六天

人类使用了继承和多态,理解了设计模式,但是代码还是一团糟。

上帝说:“编程的关键是要抽象啊!你们得把系统需求抽象成高层的概念,然后在概念层次进行编程。”

这句话本身就很抽象。

有大牛学会了,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软件。

大部分人表示学不会。

上帝也没有办法, 只是有点后悔,教了人类太多的东西, 而人类又不能完全掌握。

上帝一直在思考,要不还是让人类回到机器语言编程时代?

或者创造一种智能的机器来替代人类编程?

7、第七天

上帝觉得累坏了,就休息了,程序员们也休息了一天。

这就是星期天的来历。

出场人物:

约翰·巴科斯 : 计算机科学先驱之一、FORTRAN之父、1977年图灵奖得主、BNF(巴克斯-诺尔范式)的发明者之一。

Dennis Ritchie: C语言之父,Unix的创造者之一。

Guido van Rossum:Python之父。

Eric Freeman:《Head First 设计模式》作者之一。

Eric Gamma:《设计模式》作者之一,主要作品:JUnit,Eclipse JDT,Jazz, Visual Studio Code。

(完)

来源:码农翻身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程序喵 » 面向对象圣经

点  赞 (0) 打  赏
分享到: